现实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极少参与社会活动、并且长期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研究显示,大部分的茧居族是因为恐惧人际关系、内心压力过大或各种焦虑心理而产生的对社会的抵触情绪。他们在狭小的房间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偶尔会与家人有些许的交流,有些人则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的世界。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呆在家里不出门。即使出门,也是去最近的商店购买必需品。

2、与他人零交流。和家人联系也是仅因为生存需要。比如索要食物。

3、以上两点达到后且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凡凡茧居了8年,偶尔出门是为了买烟。在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他跟随母亲,但母亲也要在外头打拼,他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小学、初中时,他多次遭受校园欺凌,性格变得胆怯、爱躲避。大专毕业后,做过两份设计的工作,但都不太顺利,最终选择了辞职。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后,凡凡选择了“家里蹲”,他靠着家里每个月给的几千元维持生活,每天与电脑为伴,与84岁的爷爷一起居住。很希望有一份工作,但又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工作中的规矩;他渴望成家,自己的下一代不用再承受自己童年时承受过的创伤。但直到目前,他还是一个人孤独着,虽然看过心理医生,但他认为帮助不了自己,因为他没有办法与其他人顺利的沟通。

 

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养了一只精神抚慰犬,当凡凡发脾气的时候,狗狗会把头凑在他的胸前,面对他的拳头,小狗不躲闪也不反击。冷静下来后,凡凡会伸手抱住狗狗,一人一狗,安安静静待很久。

 

在狗狗的帮助下,他慢慢的能够走出房间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当他走出“茧房”后惊喜地发现,很多人对他给予了善意。他也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不用过于敏感和担心。最后他也找到了工作,开启了新生活。

 

精神抚慰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让我们感到被关爱和安慰。当我们面对压力和焦虑时,精神抚慰犬可以用他们的身体温暖的气息来减轻我们的紧张情绪和不适感。这种情感支持可以让我们感到放松和舒适,从而减轻我们的压力和焦虑。狗狗的陪伴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怀,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获得情感支持,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心理安慰,增加幸福感。


而在公共场合,狗狗也常常成为人们交流的焦点,成功打破陌生人之间的隔阂,帮助患者建立社交关系,这些都有助于患者恢复一定的社交能力,减少对社交的抗拒,甚至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实际上也能逐渐部分修复他们过去遭受的心理创伤。

本文由中国精神辅助犬研发中心心理康复课题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