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长期生长在一个、经常被打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环境当中、不管想要干什么、都要等别人的给予、那就很容易有拖延的习惯、你会发现这类人、他平时只会被动的等待、从来不会主动索要、心里的想法也不会轻易表露、他就属于我不说但是你要懂的“心理状态”他们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确定你是不是爱我;


这让我想起来了一个孩子,他的父母都是老师。做事都是非常细心的,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会很严格。到后来却发现孩子的话越来越少,在家也非常懒散、什么都不干,出门了要买什么东西都不说,光站在东西面前,父母也就在孩子这样的状态下、也形成了跟孩子的另类无声沟通了。时间一长孩子就慢慢的和社会脱节了。后来在一系列的心理干预后才逐渐恢复,重新回到校园。


而在孩子后来从社会脱节到社会适应并融入这个心理干预过程采取单一的做法干预很明显是事倍功半的。我看到过很多持续在医院或者心理咨询机构的来访在做了很多次咨询以后对于心理咨询完全丧失了信心,其实本身心理状态的恢复它涉及到的因素会比较多,家庭,社会,自己都是这个恢复系统里面不可缺少的一环。而本身陷入这个状态的人如果辅助于一定的媒介则会有一个好的突破口。而精神抚慰犬此时的进入对于来访者会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针对来访的一些实际表现情况做出一些相对应的辅助恢复方案。因为精神抚慰犬既具有带动性,能量满满,在我们心理老师团队根据应用人的一些康复要点梳理后,通过有效的进行康复规划设计,再分步骤有效的实施,多方面的支持与疏导,可以让应用人逐步通过实际触摸,与狗狗之间的密切互动,或者针对应用人的性格特征和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可以具象化到每一天的作息以及互动时间。通过这些互动以及再辅助以心理层面的支持去改变应用人的原有认知,重构内心的认知观,情绪也会趋于稳定。情绪稳定是心理状态恢复的基础。


而在应用人不断地与精神抚慰犬接触的过程中,他对于很多事情的主动性会增强,就会减少拖延,增强认知,会去重新定义爱或者表达自己的方式。狗狗与他之间的相处还可以让他感受到再被无条件的爱对待,让他自己可以觉得有被接纳的感觉,慢慢的,他也会形成自己新的作息习惯,新的生活习惯,对待事情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积极,减少拖延,从而慢慢克服拖延症这个问题。

本文由中国精神辅助犬研发中心心理康复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