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孤独症家庭应该了解的康复科普知识(一)


  当前来看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很多的孩子人会出现孤独症的症状,从而对于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侵害,此后会延伸出很多的症状出现,家长怎么能及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中国精神医疗抚慰犬教研基地康复课题小组总结的十点孤独症科普知识,分别为:1、孤独症七个重要的早期征兆?2、什么地方可以诊断孤独症?3、目前有哪些方法已被证实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有效?4、为什么开始康复训练前要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评估?5、家长怎样和孤独症儿童沟通?6、家长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处理问题行为?7、带孤独症儿童参加聚会家长应注意什么?8、孤独症儿童将来能自食其力吗?9、孤独症儿童可以正常上学吗?10、孩子患有孤独症,家长应该怎样生活?


  今天跟家长们分享第4、5、6、7点,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4、为什么开始康复训练前要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评估?


  因为每一个孤独症儿童的情况不同,进行评估可以让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更有针对性。目前国内经常用到的评估方法有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简称PEP-3,国内应用的版本简称CPEP)、基本语言和学习技能评估(简称ABLLS-R)、语言行为评估课程(简称VB-MAPP)。这些评估一般都可以由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然后由专业的行为分析师与孩子进行互动后,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结果。


  5、家长怎样和孤独症儿童沟通?


  家长是孩子重要的沟通对象,也是孩子通向社会的重要介质,不能进行沟通是一件很困扰和容易让孩子发脾气的事情,从而导致一些不恰当行为的发生。家长一方面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另一方面要教孩子学会沟通,如果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基本的沟通方法就能够有效减少这类行为的发生。具体策略有:(1)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其需求和功能;(2)了解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并正确运用;(3)学习行为干预策略,不强迫孩子沟通;(4)学习某些专业的沟通技能,如:图片交流系统(Pictures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PECs)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工具。


  6、家长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处理问题行为?


  孤独症儿童由于沟通能力的缺乏,会通过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作为家长,首先要知道针对不同的问题行为该如何去应对,以避免问题行为变成了孩子的一种不适当的沟通方式。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在问题行为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进行干预,不要等问题行为已经变成了长期存在的问题或者具有严重伤害性的行为后再想办法去解决。


  7、带孤独症儿童参加聚会家长应注意什么?


  (1)提前告诉朋友们你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而这些表现又代表了什么。比如:你的孩子对于陌生人跟他打招呼会捂住耳朵,避开视线,这是他的自我保护和不愿意与人沟通的表达方式,如果对方继续再和孩子打招呼,那么就有可能引发问题行为。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跟你的孩子点个头是可以被接受的问好方式,这样就能够避免聚会时的尴尬了。


  (2)要让朋友知道你的孩子不是捣蛋鬼,只不过他的行为需要慢慢规范,而身为家长的你已经在开始逐步干预了。


  (3)有些孩子喜欢在别人的家里到处溜达,家长要提前问清楚哪些房间是不许进入的,或者直接拜托朋友把不可以被进入的房间锁好。


  (4)如果你的孩子对有些食物过敏,你可以提前告诉对方,或者主动要求带食物与大家分享。


  本文有中国精神医疗抚慰犬教研基地自闭症康复小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