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焦虑
父女沟通助攻——精神辅助犬
“你一天天买这么多破布娃娃有什么用,摆在家里占地方,你拿着钱买些吃的不好吗?!净买些没用的东西。” “我就是喜欢啊!我看着它们我能放松一会儿”
中国父母的打压式教育
很多父母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在打压孩子,他们认为这就是言语教育。他们会认为孩子不能夸,夸多了会骄傲,生怕说几句好孩子就会飘起来,所以总是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喜欢挑孩子的错处,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习惯,对孩子的打压和贬低成了常态。
对抑郁症的认知和解读——父母篇
很多人谈到或听到抑郁症心里的大概框架就说是不开心没力气,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这些认知都是对抑郁症的一个浅显理解,当抑郁症患者出现在身边时还是不能及时分辨以及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在过往的案例中,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患有抑郁症孩子的抚养人身上,家长知道孩子在患有抑郁症的情况下依然会将孩子的一些行为理解为孩子自身叛逆和无理取闹,抚养人们在孩子患上抑郁症后会通过心理医生、网络媒体涉及抑郁症的一些临床症状和表现,但是对其程度并没有深层的了解,这样似懂非懂的状况下,让其孩子和抚养人之间的沟通矛盾重重。
我的前半生:抑郁之路
荣荣一位27岁女孩儿,是什么原因让她十年前已经有所缓解的抑郁症再次复发?又是什么让一个原本青春活力的女孩儿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
如果抑郁症患者是一只渴望阳光的吸血鬼
对于抑郁症所有病症的了解来看,我时常觉得抑郁症患者和西方故事里渴望和人类一起共存的那群可爱的吸血鬼很像(注:这里的吸血鬼是褒义)他们不伤害人类,希望融入人类社会和人类共存。
重男轻女:为什么我是一个女孩儿
婷婷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女孩儿,见到的人都这么夸她,但婷婷还是在16岁那年确诊了抑郁症,这是为什么呢? 婷婷生在一个在外人看来比较富裕的家庭,但在五岁以后她在家的处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