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抑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仅仅是某个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青少年抑郁症就诊率很低,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本身及家长对抑郁症认识不足,或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过于轻视;或因病耻感而不愿就医,导致病症越来越严重,引发自杀或自伤。有效预防青少年抑郁,关键是让青少年及家长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正视抑郁症。
(一)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正视抑郁症近年来,尽管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已大大提升,但对抑郁症的误解还依然存在,网络媒介上对抑郁症的不实介绍也加重了这些误解。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单纯的情绪低落,并不是病”。但事实上,抑郁症患者会有许多躯体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慌,身体某个部位疼痛等。而且抑郁症也会对认知功能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青少年还会出现学习困难等问题。这是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等多因素造成的结果,需要正规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而不是简单调节心情就可以痊愈的。抑郁症的自杀率高达15%~25%,是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所以一定不能对其掉以轻心。因为对抑郁症的了解不够,一些青少年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导致抑郁症的就诊率很低;部分青少年明知道自己患的可能是抑郁症,因担心同龄人觉得自己矫情而拒绝去专业机构治疗。因此,学校除了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以外,还应该举办心理健康主题家长会,让家长对心理健康、抑郁症有正确的认知。
(二)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应对方式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过情绪的起伏,抑郁情绪是在经历过应激事件后产生的消极情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种无力的、无助的、无望的感觉。有一些人可以很快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而有些人则会一直陷在这种情绪之中。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应激事件后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应对方式是指评估应激事件风险时,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根据个体面对应激事件的态度,可以将应对方式分为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不愿直面问题,试图用逃避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包括自责、幻想、容忍和将事情合理化等。积极应对方式是指主动解决问题和求助他人,积极面对困难。以往研究证实,经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抑郁水平更高。虽然可以选择暂时逃避问题,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个体长期面对未解决的问题,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因此,家长平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积极应对方式。同时,要做孩子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保持平静的心绪,不要在家庭中随意发泄自己的坏情绪,更不要拿孩子撒气。父母理解倾听、关心支持,帮孩子疏泄情绪、寻找原因,才有助于预防抑郁问题。同时,家长和教师平时要督促青少年保持规律的作息,保障充足的睡眠。在学习之余要让青少年进行适度的运动,通过运动改善情绪。学校要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培养青少年自我调节的能力。总之,身心健康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预防青少年抑郁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措施,家校联手,方能见效。
本文由中国精神抚慰犬教研基地抑郁康复课题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