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和失眠就像一对连体婴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抑郁者因失眠而不能正常生活,失眠者因长期入眠困难而抑郁。今天我们将继续帮大家梳理分析有关失眠和抑郁的话题,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1.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失眠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通常高于受教育程度较高者,这主要与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有关,其可通过书籍、网络、知识讲座、社会支持等获取更多的睡眠相关知识,提升其对睡眠的认识及了解,使其可自主调整睡眠行为、观念及习惯,进而减少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侯俊霞和林秀孟研究指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失眠患者焦虑和(或)抑郁者发生率高于初中以上者。有研究指出,文化水平低(初中以下)的患者焦虑得分高于文化水平高(初中及以上)者。
2. 社会生活因素
社会生活因素是影响失眠者焦虑、抑郁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压力大、应激事件多、静坐少动、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吴婷婷和田海华研究中对235例失眠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失眠者伴焦虑者94例,占40.0%;失眠伴抑郁者86例,占36.6%,失眠合并焦虑及抑郁者72例,占30.6%,结果显示,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是焦虑的影响因素。有研究指出,机体长期处于不良应激中将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且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在对2061名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1481名儿童存在睡眠问题,占71.9%,睡眠焦虑发生率为38.0%,且学习压力较大的儿童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
3.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也是造成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重要因素,失眠患者长期受到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影响,导致失眠不断加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其心理也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对612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慢性病组385例,非慢性病组227例,结果发现慢性病组患者发生失眠的比例高于非慢性病组,同时,合并焦虑、抑郁的比例也处于较高水平,临床中应积极重视慢性病患者的睡眠情况,尽早识别其焦虑、抑郁等情绪,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睡眠是人类正常的生理需求,是恢复神经系统的重要过程,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其在维持人体注意力、警觉性、记忆力、学习能力、执行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旦人体出现失眠现象,将可能引发多种躯体疾病、心理疾病及精神疾病等。
本文由中国精神医疗抚慰犬教研基地抑郁康复课题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