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9日国际护胃日。长期以来,自闭症儿童的肠胃问题、攻击性等行为问题被大量关注。来自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内化症状行为问题可能暗示着自闭症儿童和青少年的肠胃不适。

  

  据《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关于“孤独症儿童胃肠道症状影响因素横断面研究”表明:

  

  1、自闭症儿童相较于正常孩子胃肠道发生概率高6倍;

  

  2、有饮食偏好的ASD儿童比无饮食偏好的ASD儿童出现肠胃问题的概率高;

  

  3、有睡眠障碍的ASD儿童比其他儿童出现肠胃问题的概率高;

  

  4、在ASD儿童中经顺产出生的儿童腹痛比例较高。

  

  因为自闭症孩子的社交技能、语言表达和非语言交流会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这些孩子想要表达自身健康情况是比较困难的,比如肠胃不适,导致出现很多肠胃问题,无法及时发现。

  

  ASD儿童频繁出现的一些症状包括腹泻,便秘和腹痛。其他异常有胃食管反流、血便、呕吐、腹胀、喂养问题,以及一些病理表现,比如食管炎、胃炎、小肠结肠炎、肠神经系统异常、功能性肠病等。

  

  除上述主要胃肠道症状,一些间接表现也提示ASD患儿可能存在胃肠问题:

  

  1、发音行为包括:频繁清嗓、吞咽动作、尖叫、不明原因的啜泣、涉及疼痛或腹部的延迟性仿说等。

  

  2、运动行为包括:扮鬼脸的异样表情、磨牙、咬衣领、衣袖;异常烦躁表现,如来回走动、跳上跳下;用手按压腹部或将腹部紧压在较硬的物体上,如家具或水槽;不明原因的重复行为增多;自伤行为;攻击性行为等。

  

  3、全身状态的改变如睡眠障碍、易激惹、对立行为等。

  

  自闭症患者的焦虑情绪也会随着胃肠道问题的出现随之升高,这种困扰加剧的状态发生在整个年龄段。研究表明,患有胃肠病的自闭症(ASD)儿童对焦虑和感觉过度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对于言语较少的孩子,需要及时觉察孩子胃肠道不适的行为和体征。

  

  2、提供减轻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可以成为缓解孩子肠胃问题的方法。自闭症(ASD)儿童可以学习并受益于各种放松技巧。提供支持和接受的环境也可以大大减轻压力。

  

  3、要注意的行为模式的潜在影响(例如大便代扣、限制饮食)。当这些行为方式影响孩子健康时,请及时寻求咨询。

        本文由中国精神医疗抚慰犬教研基地自闭症康复课题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