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大流行列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及时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播,各地严格的全民旅行限制措施,包括居家隔离、停止线下教学、实行线上教学等措施,涉及中国1.8亿中小学生。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引起的死亡和不安全感直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尤其是儿童群体,他们正处于对应激性事件反应比较敏感的阶。由于居家隔离、受教育方式改变、室内活动受限、社交隔离等影响,容易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有研究显示,因疫情防控需要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可能导致儿童负性情绪,即产生隔离后的抑郁情绪。提示我们,对儿童采取居家隔离措施的同时必须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以预防抑郁情绪出现。在疾病大流行期,我们必须积极防治各类人群的常见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等,尤其是在儿童群体。原因是在COVID-19大流行封锁期间,儿童被强制要求尽可能多地留在家里、减少或停止室外活动、隔绝社交及参与新的网络教育模式,这些改变使得儿童更频繁地感受到焦虑和抑郁情绪。
还有研究显示,越高年级的学生越容易遭受抑郁情绪的困扰,即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抑郁情绪比例呈增长趋势。这可能与高年级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更容易受到室外活动、社交活动减少的负面影响,同时,他们也更容易通过网络接触到疫情相关新闻,从而对他们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
儿童对重大灾难的心理反应主要受到家庭资源、人际关系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整个社区的影响。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经常和父母吵架或有家庭内部矛盾的儿童,其疫情结束后抑郁情绪比例更高。因此,预防儿童抑郁情绪还需要关注儿童的家庭内部环境。在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采取线上学习方式,从而导致使用网络时间增加、室内外体育活动减少甚至缺乏、睡眠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等,易引起恐惧、焦虑、抑郁、失眠等异常反应,甚至导致自杀意念产生。
作为父母,在OVID-19大流行封锁期间,需要更多的关注家中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地与孩子沟通,尽量舒缓儿童的负面情绪。
本文由中国精神医疗抚慰犬教研基地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