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如何识别孤独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一)
高功能孤独症:高功能孤独症是指孤独症中智力大于等于70的孩子,因为症状相对轻,部分患者某些方面的能力相对好,甚至超常,很多时候他们的上述症状会被忽视,因此耽误了早期就诊和干预。
1.非语言交流障碍明显:口语流利,表达能力较好,词汇量丰富并掌握高级的语言系统,但对象征性语言使用困难,比如不理解对话中的隐喻和讽刺等,与人互动时,容易单方面滔滔不绝,不考虑听者的反应,表达观点和看法过度真诚,容易破坏正常的交谈氛围或冒犯他人;与人互动很少或完全没有眼神接触,无法掌握主动发起、终止或者促进对话的策略等。
2.社交困难:无法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并相处,融入集体有困难,不懂得自我分享,包括自己的情绪情感以及物品等,社交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在理解他人的观点、习惯上有困难,不懂得站在他人角度解读问题。
3.兴趣狭隘:只对特定的主题或想法特别感兴趣,所以同龄人之间的普通游戏和活动往往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无法参与和同龄人之间的交谈。
4.重复或限制性的行为或习惯:必须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完成某一动作或参与活动,如果这种习惯和规则遭到破坏,可能会诱发他们的情绪和问题行为。
4.不寻常的运动模式:比如走路或跑步的姿势怪异,倾向于用脚趾或脚掌走路,持久的这种运动习惯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5.感觉系统异常:在视、听、触、味、嗅方面具有不同于常人的强烈体验,感官超载,对噪音、温度和触碰等格外敏感,多有异常反应等。
阿斯伯格综合征:相比于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没有言语发育障碍,也没有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和局限的兴趣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1.社交障碍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有人际交往愿望的,但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不懂得如何和别人打交道,从而容易受同龄人排斥。他们与人交谈时通常以自我为中心,会喋喋不休向对方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容,但过程中无法识别对方的表情和感受,无法判断对方是否对话题感兴趣,无法与同龄人实现话题的互动和分享,更缺乏进一步的情感交流。他们常常会敏锐地发现问题,并且以“过分诚实”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会根据当时的社交场景,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常常使别人感觉难堪,例如:他们会当众指出同学胖,让同学去减肥。
2.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很多孩子对一些事物非常着迷,甚至痴迷,如,自幼喜欢汽车发动机,收集相关的模型和杂志,对于各种发动机的性能如数家珍,喜欢拆解玩具。行为较刻板,如每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能变化,思考问题直来直去,不能灵活变通,有些孩子喜欢重复问问题,总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
本文由中国精神抚慰犬教研基地自闭症课题小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