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焦虑

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与父母控制有关

父母心理控制是指父母侵扰子女内心世界、破坏孩子自主性发展的控制,包括父母干涉、引发内疚感和爱的撤回等。心理控制是一种消极的控制方式,无论对于西方或是中国青少年,均会对其诸多发展指标产生负面影响,如抑郁和焦虑等。

原生家庭系列(二)——父亲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亲与母亲同样重要,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人们普遍认为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有经验,父亲则更有力量。实际上,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只不过由于角色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父亲往往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然而,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解读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或两者交替出现。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精神辅助犬对于抑郁症的辅助作用

抑郁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我们用心去面对和关注。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关心患者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帮助他们走出痛苦。而精神辅助犬作为很好的内在力量支持和辅助,可以辅助我们建立更强的信心去走出抑郁。

父母如何及时发现青少年儿童抑郁倾向

据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尤其令人感到忧虑的是,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对此,家长、学校和社会应予以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及时发现儿童是否有抑郁倾向呢?

抑郁症发作时自伤行为的原因与干预

在抑郁症中个体进行自我伤害的行为会有一下几种原因,很多抑郁症患者进行自伤并不是为了真正的求死,恰恰相反,他们是为了“求存”。孩子们选择伤害自己的同时心里是存在某种期待的: 1、希望自己从消极的感受或者认知状态缓解出来; 2、期望解决人际困难; 3、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