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见了这样一个患者,处于花季年龄,但是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不报有任何期望,整个人头顶上方笼罩了一层乌云,可以看到的是整个人总会保持一种很失落很低落的心境,单看人本身,没有丝毫开心的状态,但是确能在跟你沟通的时候她会很正常的和你去讲这些,自己看起来很轻松,其实都是故作轻松的模样。
  
  后边聊到一些具体的情形的时候,我知道她能把那些话讲完也是对我莫大的信任,但是讲完很明显感觉她的声音是颤抖的,而且到最后感觉声音是有些低沉,她这样的状态一边让人很心疼,一边又很让人觉得很难受,据她的描述来看,因为从小生活的家庭都是属于重组家庭,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没有给她提供到一定的心理支持,而且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她刚开始也愿意和父母去沟通,当她自己找父母沟通的时候发现父母对于这个心理疾患不是很了解,而且她所表达的事情父母也不是很理解,慢慢的她就放弃了沟通,整个人自己整天自己闷着,一直压抑自己,慢慢的自我对抗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于是那会就出现了自残自伤的情况,手腕上被割痕迹让人感觉孩子既坚强又无奈。
  
  同时孩子在之前学校的时候排名一直靠前,因为之前学校人也比较少,自己本身的这种满足感也比较高,然而换了环境以后,因为本身人数的增加加上优秀的人更多,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比别人差,然后也尝试过去努力一段时间但是还是发现有一些差距,原来一直自己感觉是自己众星捧月,但是现在很难再有那个状态,自己也很难接受这个变化,然后出现了饮食上的不适,干呕,等症状,其实不管是之前说的家庭因素,还是目前说的学校因素,我们都可以理解为社会刺激或者外力影响,然而当一定的社会刺激作用到人本身的时候我们对待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取决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所以不同的认知对于我们的心态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很大影响,而且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对于抑郁也是可以有一定缓解。
  
  无论如何,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的方式其实一直都需要不断前进,因为这个关系到我们的处事态度和接受差异的能力,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世界即使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
  
  本文由中国精神辅助犬研发中心心理康复课题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