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都有看《深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南河对参宿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笑,希望你以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能直击参宿的内心,那一刻我会感觉她内心的防线被完全打破,被压抑的情感找到了一个可以倾听她的声音,南河教会了参宿可以允许自己有悲伤,但是如果笑,一定笑得开心点。个人层次也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听到被想听到的那些声音。


开始谈论之前,介绍一下参宿和南河这两个名字,他们的名字分别来自冬季夜空中三颗最亮的星星之二,参宿是一颗濒临爆发的恒星,而南河一直陪着它。两者之间是相互救赎的关系。在影片中参宿是一个身处抑郁症的孩子,父母离婚以后父亲重新组建了家庭,也有了一个小男孩,但自己一直不被新家庭所关注,重组家庭以后家庭的关注点和重心都在她弟弟身上,备受冷落。影片没有过多对参宿妈妈的描述,但是确实以找妈妈这个事件为一个线索而展开,虽然结尾到最后只是一场梦境,但是这种梦又何尝不是参宿的内心展现呢?在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到了参宿生日,参宿打开手机却发现只是中国联通送的生日祝福,并不是妈妈,可见参宿妈妈对于参宿并不一定会有参宿那样在乎的程度,而且本身参宿的爸爸和后妈也没用意识到要祝福她的生日,只记得她弟弟的生日。而参宿也是渴望被爱,渴望能够被看到自己内心的需求,渴望这个世界能够有支持自己的力量。


后来参宿掉下海中,遇到了海精灵,海精灵带参宿找妈妈的旅程中到了深海饭店,这个阶段也出现了丧气鬼,然后在深海饭店从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角色慢慢转变为被欢迎的角色,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自我不断接纳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丧气鬼是参宿抑郁的一个具象化体现,南河和其他人能看到参宿的状态,但是电影多次出现南河奋不顾身救参宿的场景,每次在这个努力对抗的过程中会发现丧气鬼的气势便会弱一分,这也是对于后来参宿的自我救赎之旅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说我们愈是经验到满足,就愈不会憎恶匮乏,也就愈不会受到自己的贪婪与恨意所动摇,然后才能够真正地接受从他人那里得到的爱与善,并且将爱给予他人,如此周而复始,再接受到更多的回馈。


然后海精灵我会认为是参宿躁郁症的一个体现,但不是本身的形象,而是当人们喝了用海精灵做的汤之后产生的一种内心沉浸式体验,这种沉浸感让他们产生了虚幻体验,否认现实的本质。精神分析流派弗洛尹德解释抑郁是愤怒转向自身,精神能量回撤到自我,当自我能够摆脱上诉客体所导致的束缚的时候,狂热地寻找新客体来投入曾经回撤的大量的精神能量,这个时候躁狂就出现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参宿的内心想法是我只要找到妈妈,我就会被爱,我也值得被爱,一切都会变好,但是她所期望的和现实本身并不一致,参宿更多的是在找一个爱的象征,爱的存在,而这个存在是可以让她感受到自己值得被祝福,被关怀,被宠爱。

再来说一下南河这个角色,南河是这个故事中我觉得最感人的存在,看到他会不自觉的想起星爷电影里那些小角色,因为深海饭店里的他不修边幅,邋邋遢遢,但同时他在深海里也是那些人的“摆渡人”,在深海那个状态下他是无所不能,但同时映射到现实里真的只是一个邮轮上画着小丑装的摊贩,这种反差感是最扣人心弦的,每一次他奋不顾身的去救参宿,由刚开始相对看起来不是那么舒服的一个状态变得最形象突然温暖起来,影中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南河的长相,每一次的奋不顾身都是让他变的更加温柔。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南河与丧气鬼,是爱欲与死欲本能冲动的展现。影片中,南河为参宿劈开大海,找到掩藏在深海之渊的真相,挣脱了反复涌入内心的抑郁情绪与自我困惑。他在参宿身上看到了自己,电影镜头多次锁定在南河救下参宿后被海水打湿得模糊一片的那张小丑脸上,在深海饭店里他用拙劣的故事和笑话鼓励参宿坚持下去,像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一样,即使脸上雕刻着狼狈、苍白与无力的神色,难掩失意颓然却并不放弃希望。最终,南河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参宿求生的微光,传递给她勇气、希望与爱。


最后谈一下为何这个梦会去到深海之眼,因为参宿自己本身心理存在创伤,而深海之眼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写的是参宿内心创伤的根源,探索创伤根源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事情,因为会不停的勾起自己的负性情绪,但是在心理学上来讲,对于过去的创伤,你没有去充分感受它,那么它会不停跳出来打乱你的生活。同时认知流派也谈到,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事件本身,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对于事件的信念,这里提到金刚经一句话:凡所有相,皆为虚妄。当创伤被我们去能够很好定义而不是它来定义我们的时候,那么它也许只是会成为我们生命旅程的一个小插曲。

当我们身处深渊的时候,深渊在凝望我们,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凝望它。黑色的确很漫长,但是比黑夜漫长的更是我们的信念。

点赞(3)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