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父亲与母亲同样重要,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人们普遍认为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有经验,父亲则更有力量。实际上,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只不过由于角色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父亲往往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然而,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建立安全感:在家庭中,母亲承担着照顾孩子的责任,而父亲则扮演着家庭的经济支柱和社会角色。由于父亲更富有男性化特征,所以他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父亲是自己的依靠,可以信赖和依赖。父亲不仅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感,还能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乐观等性格特征,这是母亲不具备的特质。在家庭中,母亲会扮演好“保护神”的角色,但是也有可能因为过度保护而造成孩子依赖性强、依赖性大等缺点。
第二提升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是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的看法,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所持有的积极态度。自我价值感高的人,不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且能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父亲对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表明,父亲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更有安全感和支持感的家庭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对自我价值感和社会价值感的看法。
第三培养责任感:父亲是一种榜样,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例如,如果一个孩子遇到困难,他的父亲会鼓励他,并让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如果他遇到问题,他的父亲会给他做一个示范。如果孩子在困难面前退缩了,父亲就会用各种办法让孩子去克服困难。即使不能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父亲也会让孩子知道有困难并不可怕。这样,孩子就会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和责任感。
第四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自信:父亲与孩子在一起时,孩子的依赖性比较少,往往鼓励孩子做一些事情,在父亲的带领下,孩子会更加独立。
以上是家庭中父亲对孩子所带来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孩子会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很多孩子都有显性或隐性的父亲缺失,显性缺失是指父亲因为各种原因不在身边的情况,而隐性父亲缺失是指虽然有父亲这个人存在但没有起到任何父亲的作用,也可以称为“影子爸爸”。那么父亲角色的缺失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首先容易造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造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爸爸一般给孩子的形象就是高大、勇敢、有什么事情可以由爸爸来担当。当在日常生活中缺失了爸爸的角色之后,孩子就会对高大勇敢的形象很模糊,孩子因此而遭到同伴的排挤欺负之后,孩子就会慢慢的变得胆小懦弱,长大后可能会失去社交的能力和动力,他们害怕和人接触,什么事情只会憋在内心,长久以来就会提高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比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社交恐惧障碍等。这些疾病根据调查显示与原生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具有正相关。
对于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他们对周围的人已经没有期望和信任感,但人是社会动物具有社会性,当从人身上找不到陪伴和沟通时,狗狗等宠物就会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这也是当今社会很多人养宠物的原因之一了,绝大多数人认为与动物相处要比与人相处简单的多,动物的感情表达真挚、热烈、直接。然而这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很多想养宠物的人没有养宠经验,不会饲养;二是宠物的天性与性格会让主人焦头烂额,与人的交流有碍,反而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人精疲力尽。尤其对于心理问题的人宠物的选择特别重要。
目前了解到我国的具有工作性质,对人们生活有很大作用的动物就是狗狗,他们分为导盲犬、防爆犬、搜寻犬等,很少有人知道对于心理健康与卫生可以进行干预的犬,它们称为精神抚慰犬,这种犬是专门针对心理干预与辅助训练的犬种,据以往案例显示,抚慰犬介入家庭后,不仅对心理问题患者有帮助,父母与孩子的家庭关系也有显著提升。
虽然动物代替不了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但是它的陪伴可以治愈一些孩子,带他们走出家庭带给他们的阴霾。
本文由中国精神抚慰犬研发中心心理康复课题组编写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