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你干脆不要回了”,“不回就不回,你以为我想回来?”“离婚!”“离就离!”正在辅导她作业的妈妈看着刚刚应酬完一身酒气的爸爸喊着,争吵争吵无尽的争吵,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舟舟只能无力的捂住自己的耳朵,看着眼前争执的父母默默流泪,因为她知道这时候她的存在只会让父母无休止的争吵下去。他们的争执会从应酬,不顾家转到自己身上,“为什么要生这个孩子”“你只管生不管养”,舟舟有时候也会想爸爸妈妈究竟为什么要生下她,他们爱她吗?
从她上小学开始,父母就经常吵架。渐渐地她开始厌恶这种生活,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与父母起冲突,然后冷战好几天。她不再把学校里的事情告诉父母,只在网络上向陌生人吐露自己的烦恼,回到家以后就关起门来和自己的猫玩。等到父母意识到想要缓和他们和舟舟之间的关系时,舟舟已经彻底地封闭起了自己。
长期封闭自己让舟舟对很多事情都无法提起兴趣,她开始失眠,情绪持续低落虽然她想要积极面对,但是舟舟已经丧失了体验事物的兴趣。最终确诊为抑郁症。
抑郁在我国儿童当中存在着较高的流行率。如果缺少有效的干预,会对儿童的学习、人际关系、甚至成年期后的心理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家庭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与父母关系疏离、未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可能是儿童产生抑郁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模型强调“近端过程”是个体发展最有力的影响因素。家庭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在不断的互动中儿童与父母会建立起一种深层持久的情感联结,形成亲子依恋。
经典依恋理论认为,亲子依恋会影响儿童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感知和评价的内部工作模式:良好的依恋关系会让儿童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他人是可信任的:相反若没有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则会形成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式。并进一步发展出一系列消极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式,导致抑郁相关症状。大量研究指出,较低的亲子依恋水平是儿童抑郁症状产生和发展的风险因素。
而我们故事中提到的舟舟因为较低的亲子依恋关系而自我封闭,找不到情绪的出口,同时也不能够很好的去认识自己,从而陷入抑郁状态,舟舟自己也想早点走出这个状态,能够有更好的内心力量支撑,于是就从多方面搜集可以辅助自己更好的走出目前状态的信息。偶然的一次舟舟在上网的时候看到了精神辅助犬(精神抚慰犬)安慰主人的视频,她立刻联系了精神辅助犬基地,经过一系列的流程之后终于为自己申请认养了一只,到自己手里之前也经过了一系列的强化训练,当狗狗来临的那一刻舟舟整个人都是很兴奋的,唤起了内在动力。狗狗的陪伴让舟舟的精神状态逐渐恢复,在她难过的时候狗狗会默默的走到她的身边,用自己的爪子抚摸、安慰她,每天早晨狗狗就会跑到舟舟的床边兴奋地汪汪叫急切地摇尾巴叫舟舟起床,每天他们会一起散步、玩耍。狗狗的到来给舟舟带来了活力,也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她开始可以和家人们顺利沟通,理解他们。
总有一些相逢会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有爱意的,这个世界总是能够有着温暖人内心的力量,比如精神辅助犬(精神抚慰犬)。
本文由中国精神辅助犬研发中心心理康复课题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