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近日,来自连州的小陈向精神辅助犬基地求助,在与小陈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在她小时候父母比较忙,经常出差很少会在家陪她。到了小学以后,父母工作稳定了下来,在家的时间多了起来,但是因为感情问题,经常吵架严重起来甚至会动手。父亲性情暴躁,面对自己的时候没有耐心,教育方式也是非打即骂,经常对自己说过激的话;母亲性格强势、控制欲强,经常会强迫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如果没有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一顿毒打。到中学以后连和朋友出门都会被妈妈跟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小陈,变得不能自己出门、不能正常和家人以外的人沟通,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也不与任何人交流。
对于儿童的家暴,很多人其实是没有意识的,甚至我们在与小陈的父母沟通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生活状态,“小孩不打她不听话的”“小孩子嘛挨一下打没事的”“吵吵闹闹不听话,屁股来一下就消停”。这些看似简单有效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带给孩子的伤害巨大无比。一言不合就动手,看似解决了问题,父母也觉得自己是一片苦心,但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并不是爱,而是父母的冷漠与厌恶。打骂并不是教育,很多父母因为自己的童年是挨打过来的,便选择同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的方式。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儿童,会因为环境的不安全、敌意,难以发展出适应良好的人格与社会功能,从而严重影响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研究指出,童年期的身体虐待常常会导致儿童的消极情绪以及对他人的不信任,他们可能总是会怀疑他人的动机,无法信任他人;而父母的忽视常常会导致儿童认为自己无法得到他人的喜爱或者自己无法融入到群体之中,从而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
家暴不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态度,也会对孩子青少年时期的抑郁、酗酒问题以及精神健康产生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不仅孩子需要学习,父母同样也需要再教育,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有不同的反应方式和应对之道,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健康。棍棒底下出现孝子的概率可能并不是很高,但是对孩子带来的伤害一定是很高的。总而言之,请多给孩子一点成长的时间,一些关爱和陪伴,对家暴零容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里快乐成长!
本文由中国精神辅助犬研发中心心理康复课题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