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个体的共情能力缺陷可能导致了他们的社会交往障碍, 因此有必要对ASD个体的共情能力进行干预。
有研究者主张应该对ASD个体的共情缺陷进行直接干预, 由此衍生了共情“补短”法,应对ASD个体的共情缺陷进行直接干预。主要包括心理理论的干预、观点采择的干预、面部表情认知的干预等几种方法。
另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虽然ASD个体存在共情缺陷, 但他们同时也具备系统化能力优势, 应该通过ASD个体的优势能力来改善其共情能力, 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 从而达到共情干预的效果。由此衍生了共情“扬长”法, 主要包括乐高治疗、严肃游戏干预、基于系统化理论的孤岛能力辅助干预等几种方法。
犬做为原始的社会化动物,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被人类驯化,融入于人类社会当中。通过漫长的进化,也慢慢演化出和人类交往互动的能力,包括共情能力已经深深的印刻在狗狗的基因当中。现今中国精神医疗抚慰犬教研基地经过定向培育、系统训练的精神医疗抚慰犬的情绪互动能力、共情能力已经可以广泛应用与自闭症儿童康复过程中。
精神医疗抚慰犬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融合“取长补短”两种不同的治疗观念。精神医疗抚慰犬在ASD个体的治疗干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提供情绪参照,提高ASD个体对情绪这种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时以游戏互动形式的康复课程中,精神医疗抚慰犬可以很好的感受到ASD个体的情绪变化做出反应,提高ASD个体互动交往的兴趣、动机,并且防止情绪失控的情况出现。
精神医疗抚慰犬在康复课程中具有丰富的情绪表现,因其生动的活泼形象,相对于传统康复中的单一刻板互动,更加能够提起孩子的兴趣,提升孩子社交互动的参与动机。将精神医疗抚慰犬疗法引入自闭症儿童康复过程中广泛应用,对自闭症儿童的综合康复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中国精神医疗抚慰犬教研基地自闭症课题组整理编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